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武汉水之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欧亚达国际广场),地铁(四新南路B出口)
电话:18771997183
手机:15717181161(微信同号)
邮箱:15717181161@qq.com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欧亚达国际广场),地铁(四新南路B出口)
电话:18771997183
手机:15717181161(微信同号)
邮箱:15717181161@qq.com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金曼龙鱼体色的影响
来源:武汉水之轩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8-10-08 10:57
为探讨金曼龙鱼增色机制,分别用添加100和200 mg / kg虾青素的饲料投喂金曼龙鱼35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金曼龙鱼体、鱼鳍、鱼皮及鱼鳞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 05),而鱼头和鱼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 05);100 和200 mg / kg虾青素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不同部位的沉积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鱼皮>鱼鳍>鱼鳞>鱼体>鱼头>鱼肉。试验开始15 d 内,试验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速度较快,而后增加的速度趋于平缓,进入平台期;而鱼头和鱼肉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且鱼肉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试验周期中呈下降趋势。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有效地改善金曼龙鱼的体色,色素主要沉积在鱼鳍、鱼皮和鱼鳞表面。金曼龙鱼饲料中虾青素的建议添加量为100 mg / kg,投喂时间为15 d。
虾青素,又名虾黄素或虾黄质,是一种非维生素A 源的类胡萝卜素,它不仅具有促进养殖对象的存活、生长并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还具有较强的增色效果。对锦鲤和血鹦鹉等观赏鱼类及虹鳟、大西洋鲑和真鲷等食用鱼类均有增色作用。金曼龙,又名黄曼龙,属于鲈形目斗鱼科。目前对金曼龙鱼的研究主要在其生活习性、繁殖和发育等方面,而对金曼龙鱼体色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在金曼龙鱼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虾青素,探讨其增色机制,旨在为金曼龙增色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鱼类呈现丰富的体色主要由于类胡萝卜素、嘌呤和黑色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类胡萝卜素起着关键作用。鱼类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生长过程中所需类胡萝卜素均来源于饲料。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和200 mg / kg 的虾青素通过35 d 的投喂试验均可使金曼龙鱼体内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 < 0 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这与温为庚等研究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含量40 ~ 80 mg / kg)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及黄璞$等研究虾青素(含量50 mg / kg)对七彩神仙鱼生长和形体影响的结果相似。而张晓红等研究表明,当虾青素的添加量低于500 mg / kg 时,随着添加量的升高,对血鹦鹉体色影响较明显(P <0 05)。这可能是由于类胡萝素在对鱼体的作用过程中,不同的质量浓度对鱼增色效果会因鱼体肠壁的吸收程度及利用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会因鱼的种类、生长环境及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营养因子等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此外,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 和200 mg / kg 的虾青素对金曼龙的增色效果差异不显著(P > 005),考虑到经济成本,建议在金曼龙鱼的饲料中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 mg / kg。32 虾青素对金曼龙鱼各组织部位的影响类胡萝卜素在鱼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有所不同。虹鳟在幼鱼时期,体表的色素主要集中于皮肤;而在鱼种阶段后,主要存在于肌肉。而在北极红点鲑的幼鱼饵料中添加角黄素投喂24 周后,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沉积部位为肌肉,其次是皮肤、肝和性腺。武汉定制鱼缸黄永政等发现1 月龄和3 月龄红斑马鱼体色素的主要沉积部位为鱼鳍和鱼体,3 月龄红剑尾鱼体色素主要沉积部位为鱼皮和鱼鳍。陈晓明等将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添加到中国金鱼饲料中,得出不同部位色素分布不均匀,其含量为鱼尾> 鱼鳞>鱼头>鱼肉,且差异显著(P < 0 05)。此外,姜志强等报道,在锦鲤体内,类胡萝卜素在各组织部位中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皮肤>鳍>肝胰>眼>肌肉,皮肤和鱼鳍是锦鲤色素沉积的主要部位。李小慧等的研究表明,虾青素主要沉积在血鹦鹉鱼的皮肤上。张春兰等和孙向军等也报道锦鲤鱼体吸收的色素主要沉积于体表。试验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即饲养时间一定时,金曼龙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鱼头和鱼肉,说明金曼龙鱼头和鱼肉中色素沉积量受饲料中虾青素影响较小。试验中可得出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不同组织部位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鱼皮>鱼鳍>鱼鳞>鱼体>鱼头>鱼肉。33 虾青素对金曼龙鱼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试验组1 和试验组2 中金曼龙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的总类胡萝卜素逐渐升高,并且在15 d 时显著升高(P < 0 05),说明投喂达到一定时间后,金曼龙鱼体内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才会显著增加。15 d 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试验组1 和试验组2 中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与Petri 等在小白鼠饲料中添加虾青素,饲养一段时间后,得出小白鼠组织中虾青素含量也不再升高的结果类似。而对照组在整个试验周期中,相应部位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研究还发现,在15 d 时,金曼龙鱼头和鱼肉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与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的变化趋势相反。March 等认为,鱼体肌肉着色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吸收的类胡萝卜素被氧化而褪色。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不同组织部位的沉积具有选择性,不同组织和部位的沉积效率有所差异,类胡萝卜素在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表面沉积速率较快,沉积量较多,而在鱼头和鱼肉的沉积速率较慢,沉积量较少。另一方面亦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体内代谢转移的结果,即沉积在金曼龙鱼头和鱼肉的类胡萝卜素通过代谢过程转移至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等部位。此外,在整个试验周期中,金曼龙鱼肉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由试验初期时的3 03 mg / 100 g变为35 d 时的(0 63 ± 0 14)mg / 100 g,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金曼龙鱼所处的环境因素和生理状态等有关。
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有效地改善金曼龙鱼的体色;色素主要沉积在鱼鳍、鱼皮和鱼鳞表面;金曼龙鱼饲料中虾青素的建议添加量为100 mg / kg,投喂时间为15 d。
虾青素,又名虾黄素或虾黄质,是一种非维生素A 源的类胡萝卜素,它不仅具有促进养殖对象的存活、生长并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还具有较强的增色效果。对锦鲤和血鹦鹉等观赏鱼类及虹鳟、大西洋鲑和真鲷等食用鱼类均有增色作用。金曼龙,又名黄曼龙,属于鲈形目斗鱼科。目前对金曼龙鱼的研究主要在其生活习性、繁殖和发育等方面,而对金曼龙鱼体色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在金曼龙鱼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虾青素,探讨其增色机制,旨在为金曼龙增色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鱼类呈现丰富的体色主要由于类胡萝卜素、嘌呤和黑色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类胡萝卜素起着关键作用。鱼类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生长过程中所需类胡萝卜素均来源于饲料。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和200 mg / kg 的虾青素通过35 d 的投喂试验均可使金曼龙鱼体内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 < 0 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这与温为庚等研究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含量40 ~ 80 mg / kg)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及黄璞$等研究虾青素(含量50 mg / kg)对七彩神仙鱼生长和形体影响的结果相似。而张晓红等研究表明,当虾青素的添加量低于500 mg / kg 时,随着添加量的升高,对血鹦鹉体色影响较明显(P <0 05)。这可能是由于类胡萝素在对鱼体的作用过程中,不同的质量浓度对鱼增色效果会因鱼体肠壁的吸收程度及利用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会因鱼的种类、生长环境及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营养因子等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此外,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 和200 mg / kg 的虾青素对金曼龙的增色效果差异不显著(P > 005),考虑到经济成本,建议在金曼龙鱼的饲料中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 mg / kg。32 虾青素对金曼龙鱼各组织部位的影响类胡萝卜素在鱼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有所不同。虹鳟在幼鱼时期,体表的色素主要集中于皮肤;而在鱼种阶段后,主要存在于肌肉。而在北极红点鲑的幼鱼饵料中添加角黄素投喂24 周后,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沉积部位为肌肉,其次是皮肤、肝和性腺。武汉定制鱼缸黄永政等发现1 月龄和3 月龄红斑马鱼体色素的主要沉积部位为鱼鳍和鱼体,3 月龄红剑尾鱼体色素主要沉积部位为鱼皮和鱼鳍。陈晓明等将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添加到中国金鱼饲料中,得出不同部位色素分布不均匀,其含量为鱼尾> 鱼鳞>鱼头>鱼肉,且差异显著(P < 0 05)。此外,姜志强等报道,在锦鲤体内,类胡萝卜素在各组织部位中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皮肤>鳍>肝胰>眼>肌肉,皮肤和鱼鳍是锦鲤色素沉积的主要部位。李小慧等的研究表明,虾青素主要沉积在血鹦鹉鱼的皮肤上。张春兰等和孙向军等也报道锦鲤鱼体吸收的色素主要沉积于体表。试验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即饲养时间一定时,金曼龙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鱼头和鱼肉,说明金曼龙鱼头和鱼肉中色素沉积量受饲料中虾青素影响较小。试验中可得出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不同组织部位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鱼皮>鱼鳍>鱼鳞>鱼体>鱼头>鱼肉。33 虾青素对金曼龙鱼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试验组1 和试验组2 中金曼龙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的总类胡萝卜素逐渐升高,并且在15 d 时显著升高(P < 0 05),说明投喂达到一定时间后,金曼龙鱼体内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才会显著增加。15 d 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试验组1 和试验组2 中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与Petri 等在小白鼠饲料中添加虾青素,饲养一段时间后,得出小白鼠组织中虾青素含量也不再升高的结果类似。而对照组在整个试验周期中,相应部位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研究还发现,在15 d 时,金曼龙鱼头和鱼肉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与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的变化趋势相反。March 等认为,鱼体肌肉着色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吸收的类胡萝卜素被氧化而褪色。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不同组织部位的沉积具有选择性,不同组织和部位的沉积效率有所差异,类胡萝卜素在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表面沉积速率较快,沉积量较多,而在鱼头和鱼肉的沉积速率较慢,沉积量较少。另一方面亦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在金曼龙鱼体内代谢转移的结果,即沉积在金曼龙鱼头和鱼肉的类胡萝卜素通过代谢过程转移至鱼体、鱼鳍、鱼皮和鱼鳞等部位。此外,在整个试验周期中,金曼龙鱼肉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由试验初期时的3 03 mg / 100 g变为35 d 时的(0 63 ± 0 14)mg / 100 g,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金曼龙鱼所处的环境因素和生理状态等有关。
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有效地改善金曼龙鱼的体色;色素主要沉积在鱼鳍、鱼皮和鱼鳞表面;金曼龙鱼饲料中虾青素的建议添加量为100 mg / kg,投喂时间为15 d。
上一篇:银龙鱼的生态习性及养成技术
下一篇:小议鱼缸